在日常生活中,社保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,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养老、医疗、失业等多方面的保障,还是我们未来生活的一颗“定心丸”,有些朋友可能会好奇,交了社保的钱能不能取出来呢?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。
我们需要明确的是,社保分为两种类型:一种是城镇职工社保,另一种是城乡居民社保,这两种社保在缴费方式和待遇上都有所不同,下面我会分别进行介绍。
城镇职工社保
城镇职工社保包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,这里我们主要讲一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。
1、养老保险: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,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累计缴费满15年,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,交的钱能不能取出来呢?答案是可以的,但有一定的条件。
(1)达到法定退休年龄,但累计缴费不足15年,可以选择继续缴费至满15年,或者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。
(2)出国定居的人员,可以申请终止养老保险关系,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。
(3)职工死亡,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继承。
2、医疗保险: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的资金,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,这部分资金不能提取,但可以结转使用。
城乡居民社保
城乡居民社保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,下面分别来看一下:
1、养老保险: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,达到法定领取年龄并累计缴费满15年,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,交的钱能不能取出来呢?
(1)参保人在缴费期间死亡的,个人账户资金可以依法继承。
(2)参保人达到法定领取年龄,但累计缴费不足15年,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,或者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。
2、医疗保险: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的资金,同样不能提取,只能用于支付医疗费用。
了解了以上信息,我们来具体看看如何操作:
1、提取社保个人账户资金,需要参保人向当地社保局提出申请,并提供相关材料。
2、社保局审核通过后,会将个人账户资金划拨至参保人指定的银行账户。
3、参保人需要注意的是,提取社保个人账户资金后,将无法继续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。
交了社保的钱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取出来的,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个人参加的社保类型和相关规定来判断,大家在办理相关手续时,一定要了解清楚政策,以免影响自己的权益,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,让大家对社保有更深入的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