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保,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,总是会引起大家的热议,最近有小伙伴问起,如果在厂里交了社保,辞职后这笔钱能否取出来?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。
我们需要明确的是,我国社保体系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职工社保,另一类是居民社保,厂里交的社保属于职工社保,包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。
辞职后社保里的钱能不能取出来呢?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1、养老保险
养老保险是社保中最为重要的一项,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,根据我国相关政策,个人账户里的养老金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提取:
(1)达到法定退休年龄,且累计缴费满15年;
(2)出国定居;
(3)因病或非因工死亡。
如果是因为辞职,那么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情况下,是不允许提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资金的,这部分钱会一直留在你的账户里,直到你达到退休年龄后,按月领取养老金。
2、医疗保险
医疗保险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两部分,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用来在药店买药、支付门诊费用等,辞职后,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继续使用,但统筹基金部分无法提取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医疗保险中断缴费超过3个月,那么医保待遇会受到影响,建议在辞职后尽快找到新的工作单位,继续参加医疗保险。
3、失业保险
失业保险是在职工失业时提供一定生活补助的保障,辞职后,如果符合以下条件,可以申请领取失业金:
(1)失业前累计缴费满1年;
(2)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;
(3)已办理失业登记,并有求职要求。
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,那么失业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是无法提取的。
4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
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都是由单位全额缴纳,个人不需要缴费,辞职后这两部分保险没有个人账户余额可以提取。
如果真的需要用到这笔钱,该怎么办呢?
1、社保转移
如果辞职后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,可以申请将社保关系转移到新单位,继续参加社保,这样,之前缴纳的社保就不会白费。
2、一次性领取
部分地区的政策允许,在特定情况下,可以申请一次性领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资金,但这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,如年龄、缴费年限等。
辞职后社保里的钱是否能取出来,要根据具体险种和政策来判断,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,建议在辞职前详细了解相关政策,做好社保转移和续缴工作,以下是几个小贴士:
- 了解当地社保政策,提前规划;
- 社保中断会影响医保待遇,尽量避免;
-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,最好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再提取,以保障晚年生活,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祝大家在职场生涯中一切顺利!